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,他学富五车,胆识过人,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。在范雎的游说之下,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,秦国国力日益增强。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,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。不过,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妒忌。
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,这并非什么好事。据说,秦国名将白起就死于范雎的妒忌。那么,范雎与白起究竟是什么关系,范雎是怎么杀掉白起的呢?
范雎本是魏国人,因为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能,所以封他为宰相。范雎当上宰相之后,也确实靠着一张利嘴为秦国立下不少功劳。白起是秦国人,武将出身,擅长攻坚战,后世对他的军事评价很高,是战国四位著名将领之一。所以,范雎与白起的关系,就是文臣与武将的关系。他们二人关系可以比对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。但是,廉颇和蔺相如的“将相和”被传为历史佳话,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没那么“喜剧”来了。
秦赵长平之战,白起大败赵括,并杀死赵国几十万降兵,令东方六国失去抵抗的意志。韩赵两国对白起十分忌惮,便派人重金贿赂范雎,并对范雎说:“秦国一旦统一,秦王必定称帝,到时白起位列三公,难道您甘心屈居他之下吗?”于是,范雎劝秦王命白起收兵,白起听说此事,从此与范雎有了嫌隙。
不久,秦王下令让白起再次领兵攻赵,白起不从,认为最佳的进攻时机已过。秦王认定白起抗旨,再三命令白起出征,白起只好带病上路。但是,范雎对秦王进言说,白起目无君上,有谋反之意。于是,秦王就赐了一把宝剑,命令白起自杀。就这样,一代名将归于尘土。白起死得冤枉,秦人为他建祠,而范雎却因此背上了一个馋杀功臣的污名。可见,公道自在人心。自古以来,越是优秀的人才,就越会被“躲在角落里”的阴暗小人盯上,然后,他们会想尽办法弄死你。也许,你和他并无交集,但是,小人终究是小人,他们就会借他人之手毁灭掉你,这虽然是比较悲催的,但是谁让你优秀呢!
白起便是这样,因为白起足够优秀,因为白起,功劳足够高。所以,白起就被奸诈小人盯上,于是便有了——范雎进谗杀白起。
白起是“战国四将”之首(其余三人是李牧、王翦、廉颇),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、吴起之后的又一个无人能及的统帅、将领。白起,善于用兵,为秦昭王办事,在秦国统一六国的事情上立下过不世之功。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,打下的战役无数多长,并且,没有异常败仗。最经典的战役,也是在后世争议最大的战役便是白起参与指挥的——长平之战。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,使赵国一病不起;另外,白起还攻克了楚国都城,挖掘楚国先王的坟墓,使其他敌对国家闻风丧胆。
可以说,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,是统一六国的最强候选者,因为秦国,文有范睢、武有白起,可谓是天下无敌。然而,坏就坏在这个范睢,他身为相国但是却极度嫉妒白起,并且总是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,导致白起与秦王的误会越来越深,最后,因为白起的不配合,秦王就刺死了白起,使白起自杀。秦国也因为白起的死,推迟了统一六国的时间。
周赧王五十八年(公元前257年),范雎廷辱须贾、智赚魏齐、妒杀白起后便遣亲将郑安平率兵进攻赵国。魏国信陵君无忌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,郑安平率2万士卒降赵。依照秦法“任人而所任不善者,各以其罪罪之”。范雎当株连降敌大罪,受三族连坐之治。但是秦昭王恐因此事伤害到范雎,于是下令国中:“有敢言郑安平事者,以其罪罪之。”他不但没有治范雎的罪,反而加赐食物,慰勉范雎。谁知,事隔仅两年,即公元前255年,范雎的另一亲信王稽,身为河东郡守却与诸侯私通,事败后被赐以弃市重刑。
两件事的结局,无疑给中庸沁心的范雎一个响亮的耳光。虽然在“刑不上大夫”的理念庇佑之下,范雎也是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起来。然而,令范雎担忧的这一天终于还是到来了。
有那么一天,秦王上朝突然不断地哀声叹气起来。范雎说;“臣闻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今天大王朝中而忧,臣敢请其罪”。于是昭王说道:我听说现今楚国的铁剑很锋利,而歌舞却很差。铁剑锋利士兵就会勇敢,歌舞拙劣就会深谋远虑。我担心楚国会图谋秦国啊。现在安武军白起已经死了,你推荐的那个郑安平也叛变了,所以我很害怕,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啊!秦王的委婉言辞,聪明的范雎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所在。除了恐惧还是恐惧。
这个时候,燕国人蔡泽来到秦国,给范雎讲了一番进退维谷的大道理,范雎幡然醒悟,对蔡泽佩服之至。
数日后,范雎向秦王举荐蔡泽为相。于是,范雎“谢病以归相印”,尽管昭王坚持要挽留范雎,范雎还是婉谢说道:我真得身体很不好。范雎好还是免了相位。
云梦秦简《编年纪》云:“秦昭王五十二年,王稽、张禄死”。至于是怎么死的,没有确切定论,我们姑且不去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