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叡难容有功之臣 司马懿于辽东立战功
宫人端上来酸梅汤,暗示郭照已死。这是辟邪和曹叡的约定,如果郭照死了就送酸梅汤来。曹叡询问司马懿是否是因为司马家和郭照的关系,所以才为郭照求情。司马懿说曹叡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有道明君,就绝对不能担弑母的罪名,自己之所以苦劝,并非是为郭照求情,只是想阻止皇帝犯错,如果皇帝让司马懿死,司马懿会毫不犹豫。曹叡听言后反问自己是否做错了,看似悔悟,慌忙让人追回处死郭照的圣旨,司马懿这才得知,在自己来凌云台见曹叡之前,曹叡就已经下了处死郭照的圣旨,司马懿不顾曹叡是否真的悔悟,慌忙跑出凌云台欲去见郭照。
司马懿刚出殿门,只见辟邪匆忙赶回来与曹叡报信,看到辟邪一脸奸笑的摸样,司马懿心中隐隐不安。陈群连滚带爬的从凌云台的台阶上往上爬,见到司马懿下来,便哭诉自己无能,保护不了郭太后,使其上吊自尽。司马懿听到这噩耗,立刻明白刚刚曹叡的悔悟之心全是装出来的,只是为了顾及司马懿这个辅政大臣的权势和颜面,所以才装出一副悔悟的摸样,气急了的司马懿和陈群前后栽倒在凌云台前的台阶上。
郭照的国葬大典上,陈群悲痛交加,引发旧疾,因病而亡,曹叡听到这个消息,叹息着大魏又少一位良臣,假装悲伤过度昏倒,由辟邪扶进了寝宫。曹丕留给曹叡的辅政大臣,只剩下司马懿一个了,司马懿也是最难对付的一个,假如放司马懿回到长安,只怕司马懿会招兵买马,自立为王,如果将司马懿留在洛阳,司马懿的门生遍布朝野,那大魏还是司马懿的天下。
张春华得知郭照的死讯,食不下咽。司马懿带着司马师来到陈群墓上祭拜,司马懿与陈群是最早追随曹丕的人,感情颇为深厚,司马懿没料到当日在凌云台上见到陈群,竟是此生最后一面,临走之时司马懿叮嘱司马师日后要多向陈群学习,陈群为人敦厚,开创大魏九品官人法,为大魏朝廷做出巨大贡献。
曹叡想招降辽东的公孙渊,但是公孙渊已经向吴国称臣,且击败了大魏的幽州刺史。辽东距离洛阳四千里,条件艰苦,从洛阳到达辽东至少百日之期。曹叡将这一切一五一十讲与司马懿听,司马懿请旨前去荡平辽东,但因其已经年过六十,司马懿担心自己寿数不够,向曹叡提出十个月拿下辽东的想法,他必须在死之前赶回洛阳,让曹叡心安。曹叡回忆着当日司马懿背着自己去见郭照,这才保住他一命,曹叡想让司马懿再背他一次,司马懿借口已经老迈,背不动了,没想到曹叡立刻躬下身来要背司马懿,司马懿吓得慌忙下跪,曹叡叮嘱他此次出征定要得胜归来,司马懿临走看到曹叡鞋子没有穿好,便亲自帮他穿了鞋子才走。司马懿走后,曹叡又将鞋子脱去,笑说司马懿真像个忠臣,可惜忠臣功高必会震主,希望司马懿此去辽东,回不来最好。
辽东乃是公孙渊的地盘,公孙渊占尽天时地利人和,;司马懿远征辽东,粮草远程补给困难,这明摆着就是曹叡的借刀杀人之计,司马懿看穿曹叡的计谋,却并不点破,他认为曹叡借的这把刀不太锋利。司马懿羡慕诸葛亮,司马懿只能成为别人手中的刀,而诸葛亮既是刀,又是持刀人,一切谋划全在自己。
几个月后,曹叡接到了司马懿平定辽东的捷报,战胜之后,司马懿未等圣旨便将公孙渊及其家人、将士等将近一万人全部杀了,曹叡认为这就是司马懿造反的前兆,一气之下从龙椅之上栽下而昏倒……(本站原创剧情,转载请注明出处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