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月球形成主流理论遭到置疑,科学家们提出了其它月球形成观点,目前共有4种月球形成理论:大型碰撞;“索内斯蒂亚(Synestia)”;小卫星和双碰撞过程。
大型碰撞理论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,是指一颗叫做“忒伊亚”的火星大小岩石星球与年轻地球发生碰撞。此次碰撞形成盘状残骸,最终合并形成月球。近期研究发现了该理论的矛盾性:大型碰撞事件表明,月球应当是由类似忒伊亚星球物质构成,然而月球地质化学研究显示,月球是由类似地球的物质构成。
“索内斯蒂亚(Synestia)理论”是指原始地球拥有充足能量,可以蒸发两个天体,形成一个叫做“索内斯蒂亚”的新宇宙天体结构,旋转的炽热残骸云彻底混合了忒伊亚和地球的物质,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完全相同地质化学成分的地球-月球系统。
小卫星理论显示,月球并非形成于一次大型撞击事件,每次月球大小碰撞体形成残骸盘,最终合并形成一颗小卫星。连续碰撞逐渐增加小卫星数量,所有小卫星最终结合形成月球。双碰撞过程可能是最简单的月球形成理论,该理论显示忒伊亚与年轻地球构成物质相同,这种可能性很大程度上挑战了我们对行星系统形成的认知。
关于忒伊亚星球理论的坏消息
为了理解地球最重要的日子发生何种变化,将有助于分析太阳系的早期阶段,45亿年前,太阳被炽热、环形残骸云包围,恒星形成元素盘绕在新生太阳周围,并逐渐冷却,历时万古时代,在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理解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团状物质,形成微行星,之后逐渐形成体积较大的行星。这些岩石天体猛烈频繁碰撞,并且彼此汽化,这是一个难以形容残酷的“台球地狱”,地球和月球逐渐形成结构。
为了形成当前的月球结构大小、旋转和远离地球的速度,我们最佳计算模型表明,任何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天体,都应当具有火星体积大小。任何更大或者更小的天体将产生比我们看到更大的角动量,同时,一个更大的抛射运动将抛出更多的铁元素进入地球轨道,形成月球的铁含量比现今更多。
这对于忒伊亚星球理论是个坏消息,如果火星与地球、忒伊亚存在显著差异,那么月球也和火星差异较大,如果它们是相同的,则意味着月球一定是由地球的熔化部分形成,阿波罗任务采集的岩石样本与物理学所坚持原理存在直接冲突。
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行星科学家萨拉·斯图尔特(Sarah Stewart)说:“这一‘规范模型’正处于危机之中,当前虽未被完全推翻,但是已遭到科学界的严重置疑。”